豆米网

简简吟的意思,“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”是什么意思?

2022-04-26 18:42:30 作者 : 仙界商贩 围观 : 211次 评论

“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”是什么意思?

“世间好2113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”的意思是5261: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4102,就如同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,珍贵1653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样。

这两句话出自白居易的《简简吟》 全文如下:

苏家小女名简简,芙蓉花腮柳叶眼。

十一把镜学点妆,十二抽针能绣裳。

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

玲珑云髻生菜样,飘摇风袖蔷薇香。

殊姿异态不可状,忽忽转动如有光。

二月繁霜杀桃李,明年欲嫁今年死。

丈人阿母勿悲啼,此女不是凡夫妻。

恐是天仙谪人世,只合人间十三岁。

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

扩展资料:

杨绛女士在《我们仨》中也引用了这两句诗作为文章的结尾:一九九七年早春,阿瑗去世。一九九八年岁末,钟书去世。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。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。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”。现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

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“我们家”的寓所,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。家在哪里,我不知道,我还在寻觅归途。

这个诗什么意思?

〔原作〕梦后楼台高锁,酒2113醒帘幕低5261垂。却年恨却来时。落花人4102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1653记得小苹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。琵琶弦上说相思。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.

晏几道(1030?~1106?),字叔原,号小山。临川(今江西临川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曾任颖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推官等。晚年家境中落。其词与乃父齐名,人称“小晏”。存词二百六十首,集名《小山词》。其词多写男欢女爱、离情别绪;情意真切而语言婉丽,多带伤感情调。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一云:“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,出元献(晏殊)、文忠(欧阳修)之右,然不免思涉于邪,有失风人之旨。而措词婉妙,则一时独步。”此评语颇为中肯。这首《临江仙》便能充分体现其词的主要特征。

梦后楼台高锁,酒醒帘幕低垂。

二句互文见义,其意为梦后酒醒倍觉孤凄冷寂。小晏没有直接抒情,但是“楼台高锁”、“帘幕低垂”的景象,已十分形象地渲染了一种颇为孤凄冷寂的氛围。庾信《荡子赋》有云:“况复空床起怨,倡妇生离。纱窗独掩,罗帐长垂。”也正是以“纱窗独掩,罗帐长垂”的景象,来描写孤凄冷寂的环境气氛。不同的是小晏在此突出“梦后”、“酒醒”,以起到强调、对比的作用。酒与梦往往是人们要排解内心愁苦的“麻醉剂”,然而,酒醒梦后愁苦更甚。小晏的父亲晏殊就曾说:“一场愁梦酒醒时。”(《踏莎行·小径红稀》)小晏自己更常常说道:“强欢?酒图消遣,到醒来愁闷还重。”(《风入松》)“酒醒长恨锦屏空。相寻梦里路,飞雨落花中。”(《临江仙》)“不卷珠帘,人在深深处。……宿酒醒迟,恼破春情绪。”(《蝶恋花》)都是在酒醒梦后更突出了孤凄冷寂的处境。可见,这首《临江仙》首二句在交代愁苦的起因之时也重重渲染了愁苦的气氛。

去年春恨却来时,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

“去年”句为承上启下的一个过渡,承上阐明愁苦的具体原因——去年春天离别的日子又来临了;启下则以一个令人黯然销魂的画面,来刻画主人公在这个令人黯然销魂的纪念日的表现: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”这个画面的气氛跟首二句是一脉相承的,“落花”、“微雨”无疑是凄冷气氛的进一步渲染;而“燕双飞”的对比,更强化了“人独立”的孤寂。谭献《谭评词辨》卷一评这二句词为:“名句千古,不能有二。”然而,这“不能有二”的名句,偏偏是小晏摘自五代诗人翁宏的《春残》诗。小晏能融会别人的诗句入词而受到后人的激赏,除了其巧夺天工的艺术表现力之外,更因这二句既是暮春的物境,也恰似小晏的心境,而且跟小晏当时的处境配合得天衣无缝。因此才能达到“点铁成金”的效果。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,小晏词本来就常用“燕双飞”的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情怀,诸如:“别来双燕又西飞,无端不寄相思字。”(《踏莎行》)“可怜蝴蝶易分飞,只有杏梁双燕每来归。”(《虞美人》)“眠思梦想,不如双燕,得到兰房。”(《喜团圆》)这些飞燕意象显然是寓喻了情思的主体——一对相恋的有情人;突出燕子双飞,即是为了反衬离别相思的孤独愁苦。我们甚至可以认为,这种“燕双飞”的意象,是小晏得到乃父之家传,晏殊词作中就甚多此类意象,诸如:“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。”(《蝶恋花》)“时时海燕双飞去”(《踏莎行》),“穿帘海燕双飞去”(《蝶恋花》),“双燕欲归飞”(《少年游》),“双燕归飞绕画堂”(《燕归梁》,“画梁双燕飞”(《阮郎归》)。由此可说,飞燕意象于小晏本来就是“心有灵犀”,其摘取翁宏的诗句不过是“一点通”的表现而已。

记得小苹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,琵琶弦上说相思。

过片开端便以“记得”二字领起对往事的回忆。上片说“去年春恨”,却没有说明别离者为何人,过片首句才点出是“小苹”。小晏《小山词跋》称:“始时沈十二廉叔、陈十君宠家有莲、鸿、苹、云,品清讴娱客。每得一解,即以草授诸儿,吾三人持酒听之,为一笑乐。已而君宠疾废卧家,廉叔下世,昔之狂篇醉句,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。……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,或垅木已长,或病不偶,考其篇中所记,悲欢合离之事,如幻如电,如昨梦前尘,但能掩卷抚然,感光阴之易迁,叹境缘之无实也。”由此可知,晏几道这首《临江仙》是为怀念歌女小苹所作1。小晏在此强调“初见”,究其缘由,大致为二:一是表明二人一见钟情;二是对有情人来说,第一印象往往尤为深刻。“两重心字罗衣,琵琶弦上说相思。”就是小苹给小晏留下的深刻印象。杨慎《词品》卷二云:“所谓心字香者,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。‘心字罗衣’则谓心字香熏之尔。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,又与此别。”欧阳修的《好女儿令》则云:“一身绣出,两同心字,浅浅金黄。”可见当时小苹所穿的,是绣着重叠篆字心形花纹图案的罗衣。“两重心字”隐然表明小晏与小苹心心相印的情意。王粲《七哀诗》有“丝桐感人情”之说,即乐器演奏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。小晏词的“琵琶弦上说相思”,便表明小苹借助琵琶演奏倾诉爱意,当然也是小晏与小苹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(李商隐《无题》)般的感情交流。

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
明月当空,彩云归去。乍一看是颇为清雅的意境。然细细品味,却可感觉到颇为复杂的意蕴。一般人都认为“彩云”是比喻小苹。彩云无疑是美好的意象,小晏《御街行》词曾说:“碧桃花蕊已应开,欲伴彩云飞去。回思十载,朱颜青鬓,枉被浮名误。”表明宁爱彩云,不爱浮名。从中也可见小晏不慕功名、流连歌酒、儿女情长、多愁善感的为人与性格。因此这二句当是小晏用以描绘当年歌宴散后、小苹离去的情景。彩云的归去,不仅意味着气氛由歌舞宴席的欢乐热闹将转为曲终人散的清冷寂寞,更意味着作者与小苹相聚共欢时光的消逝,而转为天各一方的离别相思的煎熬。其意正如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所云:“只愁歌舞散,化作彩云飞。”以及张先《菊花新》所云:“长恐舞筵空,轻化作彩云飞去。”白居易《简简吟》曾说: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”小晏词的彩云意象,也不免有“易散难聚”的遗憾寓意。而且,相对易散的彩云来说,明月却是千古常驻的。因此“当年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”,又似乎隐含着“如今明月仍在,彩云却无觅处”之意。小晏在《采桑子》中所说的“当时月下分飞处,依旧凄凉”正是此意。由此也照应了该词首句所蕴涵的梦后酒醒倍觉孤凄冷寂的寓意,使全词的感情抒发与气氛营造得到贯穿始终且前后呼应的表现。

1张宗《词林纪事》卷六云:“此词当是追忆苹云而作。”似将苹云当做一人。朱东润主编的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中编第二册第13页,在该词“解题”引《小山词跋》中亦断句为“莲鸿、苹云”。此解恐非。查《小山词》另有涉及“小云”及“小莲”、“小鸿”的词作,如:“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。”(《虞美人》)“凭谁寄小莲。”(《破阵子》)“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。”(《虞美人》)。故此,莲、鸿、苹、云当为四人。明人毛晋说:“字字娉娉袅袅,如揽嫱、施之袂,恨不能起莲、鸿、苹、云,按红牙板唱和一过。”(《小山词跋》)则也表明了小晏的填词生涯与莲、鸿、苹、云的密切关系。

词人出身于宰相之家,早年曾养着名叫苹、鸿、莲、云的四个歌女,亲自教授歌曲。后来家道中落,她们都星散了。这两句说在当时明月照映之下。小苹这一歌女像一朵彩云似地归来。它既是指过去,也是从现在忆起。如今之明月,即是当时之明月。明月仍在,而小苹已经不见。对此情景,能不怅然!秦观《小龙吟》忆歌妓娄琬也说:“念多情,但有当时皓月,向人依旧。”可作这里的注脚。

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”什么意思?

意思是:这世间所有美好2113的事物都是不5261坚韧牢固的,4102就好像多彩的云朵容易飘1653散,五彩的琉璃容易破碎。这句话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《简简吟》中的: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原诗如下:

苏家小女名简简,芙蓉花腮柳叶眼。

十一把镜学点妆, 十二抽针能绣裳。

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

玲珑云髻生花样,飘飖风袖蔷薇香。

殊姿异态不可状,忽忽转动如有光。

二月繁霜杀桃李,明年欲嫁今年死。

丈人阿母勿悲啼,此女不是凡夫妻。

恐是天仙谪人世,只合人间十三岁。

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

白话释义:

苏家女儿苏简简,相貌堪比芙蓉花美丽,眉毛好似柳叶,十一岁能够对着镜子自己化妆,十二岁可以拿绣花针做衣裳,十三岁的时候做事有自己的风格态度,不愿意稀里糊涂的拜地藏王菩萨。头顶云鬓式样丰富,精巧细致,行走间风拂过衣袖,散发有一股淡淡的蔷薇香。

体态婀娜多姿,眼睛忽忽流转好似有光芒。二月繁重的霜花杀死了桃树与李树,明年要嫁人的苏简简却在今年去世了。爸爸妈妈不要悲伤哭泣,这个女孩不是平凡人,恐怕是天生的神仙转世,只能在人间呆十三年。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不坚韧牢固的,就好像多彩的云朵容易飘散,五彩的琉璃容易破碎。

扩展资料:

《简简吟》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广为流传的经典诗作之一,诗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,身材绝佳,穿着光鲜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的少女形象。

此才貌异人,天赐禀赋的豆蔻少女却过早夭折,泯然世间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,世事无常,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,以及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惋惜。
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简简吟

花非花 雾非雾 这首诗的具体含义

  2113“花非花,雾非雾”,常用来形容5261那些“象是什么”,又4102不是什么的事物或1653情况,许多真象尚未大明公开前,给人的感觉很多都是“花非花,雾非雾”的。

  “来如春梦几多时,去似朝云无觅处”来的时候,仿佛如一场春梦,停留没有几多时,去了以后,却象那早晨飘飞的云雾,全无从找寻它的去处。这两句常用来形容那些美好事物,尤其是美丽爱情的来去匆匆,欲再追寻捕捉,却全无可觅处-全无可再觅旧踪,只留下一丝丝的怅惘在心中。

  这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啊,具体意义因人而异,再说了,诗无达诂啊.

  花非花

  白居易

  花非花,雾非雾, 夜半来,天明去。

  来如春梦几多时? 去似朝云无觅处。

 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,其意境亦多显露。这首“花非花”却颇有些“朦胧”味儿,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。

  诗取前三字为题,近乎“无题”。首二句应读作“花——非花,雾——非雾”,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。“非花”、“非雾”均系否定,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:似花、似雾。因此可以说,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。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,写出了“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”(《水龙吟》)的名句。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,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。但是,从“夜半来,天明去”的叙写,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,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,难持长久。

  单看“夜半来,天明去”,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。但从下句“来如春梦”四字,可见又不然了。“梦”原来也是一比。这里“来”、“去”二字,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,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。“夜半来”者春梦也,春梦虽美却短暂,于是引出一问:“来如春梦几多时?”“天明”见者朝霞也,云霞虽美却易幻灭,于是引出一叹:“去似朝云无觅处”。

 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,这叫博喻。它们环环紧扣,如云行水流,自然成文。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。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,如《古诗十九首》(明月皎夜光)之“南箕北有斗,牵牛不负轭”,贺铸《青玉案》的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。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,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。再者,前一例用南箕、北斗、牵牛等星象作比,喻在“嘘名复何益”;后一例用烟草、风絮、梅雨等景象作比,喻在“借问闲悉都几许”,其喻本(被喻之物)都是明确的。而此诗只见喻体(用作比喻之物)而不知喻本,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。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“朦胧”的色彩了。

  虽说如此,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。它被作者编在集中“感伤”之部,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。一是《真娘墓》,诗中写道:“霜摧桃李风折莲,真娘死时犹少年。脂肤荑手不坚固,世间尤物难留连。难留连,易销歇,塞北花,江南雪。”另一是《简简吟》,诗中写到:“二月繁霜杀桃花,明年欲嫁今年死”,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”,二诗均为悼亡之作,它们末句的比喻,尤其是那“易销歇”的“塞北花”和“易散”的“彩云”,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,连音情都逼肖的,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、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、惋惜之情。而《花非花》一诗在集中紧编在《简简吟》之后,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。此诗大约与《简简吟》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。

来如春梦几多时,去似朝云无觅处什么意思

意思是:来时像春梦一样2113能有多少时间?去时又好5261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。

出自唐4102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1653杂言古诗《花非花》,原文为:

花非花,雾非雾,夜半来,天明去。

来如春梦几多时?去似朝云无觅处。

译文:

像花而不是花,似雾而不是雾。半夜时分到来,天亮以后离去。

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?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。

扩展资料

创作背景:

《白氏长庆集》中有《真娘墓》以及《简简吟》二诗,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。此《花非花》诗与以上二诗同卷,编次其后。《花非花》诗大约与《简简吟》同时为同一目所作。

据诗意,是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,如雾亦如电的感慨,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、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、惋惜之情。

作者简介: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山西太原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,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,以其对通俗性、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,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花非花

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.是什么意思,表达诗人什么心情

1、“大都好物不坚2113牢,彩云5261易散琉璃脆”的意思是:大多数好的4102事物都不能长久的保1653存好,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,漂亮的琉璃容易使碎裂。

2、表达的诗人的心情是: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惋惜与无奈之情。

3、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简简吟》。

4、原诗是:

苏家小女名简简,芙蓉花腮柳叶眼。

十一把镜学点妆, 十二抽针能绣裳。

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

玲珑云髻生花样,飘飖风袖蔷薇香。

殊姿异态不可状,忽忽转动如有光。

二月繁霜杀桃李,明年欲嫁今年死。

丈人阿母勿悲啼,此女不是凡夫妻。

恐是天仙谪人世,只合人间十三岁。

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

5、表达的思想:如此才貌异人,天赐禀赋的豆蔻少女却过早夭折,泯然世间。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惋惜与无奈。

扩展资料:

1、《简简吟》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广为流传的经典诗作之一,诗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,身材绝佳,穿着光鲜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的少女形象。少女的过早夭折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,世事无常,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。

2、作者简介

白居易(772—846),字乐天,晚年号香山居士。贞元十六年进士,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。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,得罪权贵,被贬为江州司马。后官至刑部尚书,在文学上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。

其诗通俗易懂,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。与元稹并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简简吟

有哪些诗词是很早就了解但很久才明白其深刻含义

《花非2113花》花非花,雾非雾夜半来,天明去5261来如春梦不多时去4102似朝云无觅处小时学诗白乐天是1653最受爱戴的作者之一,无论什么诗集作者介绍里总少不了“言辞浅近、平易通俗”等语。通俗好啊,全篇大白话,没有生僻字,读上一遍其义自现,背起来叫一个顺溜。直到很久以后,受一本诗评启发(原作者忘却,甚歉),重读白居易诗集,果然与《简简吟》连接起来,才明白景象之后蕴藏的情意。《简简吟》苏家小女名简简,芙蓉花腮柳叶眼。十一把镜学点妆,十二抽针能绣裳。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

玲珑云髻生花样,飘飖风袖蔷薇香。殊姿异态不可状,忽忽转动如有光。二月繁霜杀桃李,明年欲嫁今年死。

丈人阿母勿悲啼,此女不是凡夫妻。恐是天仙谪人世,只合人间十三岁。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。结合起来看:“好物不坚牢”——“春梦不多时”,“彩云易散——朝云无觅”。可见“夜半来,天明去”的多是“人间好物”吧。再后来年岁渐长,历经了生离和死别,体味过伤情与断义,每每念起此诗感触益深。浅言俗语蕴藏至理,大白话里也有大智慧,用通俗的隐喻将晦涩的心情表达的入木三分,这大概就是返璞归真的境界吧。另,诗是“好物”,得能流传千古,实在是我辈之幸

作者:丫个
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6517315/answer/126396018

来源:知乎
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。

本文标签:简简吟的意思彩云易散坚牢琉璃 标签:#简简吟的意思# #彩云易散# #坚牢# #琉璃#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简简吟相关文章

标签列表